绿茶初加工技术「茶叶加工」

绿茶初加工技术「茶叶加工」

作者:露华绿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5-10 20:19:00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绿茶初加工技术,茶叶加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茶叶是如何制作的

1、(以下只是粗略基础部分,还有每个茶厂有自己的独特制作工艺,但都是在基础做工上再更新的)

2、六大茶类的基础工艺大致可分为:

3、*黑茶(普洱):杀青、揉捻、干燥、蒸软、压模、干燥、包装

二、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加工绿茶

1、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唐代时有正式文字记载的陆羽《茶经》一书里,提到的饼茶,《茶经·三之造》中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里“蒸之”封之成饼状的茶,是最古老的蒸青绿茶,大约古时古人做茶的时候,发现茶的青草味比较浓,就改进地把鲜叶蒸后再做饼的过程,就出现了蒸青的制法。

2、到宋代时,由于蒸青饼茶在压制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茶香,而且制茶过程费时费力,就出现了蒸青散茶,蒸青散茶是将茶蒸后直接烘干,这样就很好地保持了茶叶的香味。自宋朝至元朝,蒸青饼茶和蒸青散茶一直并存。

绿茶初加工技术「茶叶加工」

三、茶珍制作全过程

茶珍也叫茶膏,被誉为茶中的黄金,始于唐,兴于清,传于当代;选用“皇家贡茶园”纯天然茶叶原料,通过百年秘制工艺与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将茶叶中的精华成分提炼、浓缩而成的膏状固体。

1000份蒲公英采用新鲜全株,清洗干净后,挑拣去除杂质,捣碎后将汁液用100目筛过滤后,制得蒲公英汁,备用;车前草、栀子、地黄、黄芩采用干燥原料,去除杂质后使用

栀子、地黄用流动水除去杂土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用沸水漂洗黄芩,用清水漂洗车前子;

进行两次水煮,第一次水煮:将200份车前草、100份栀子、100份地黄和75份黄芩加入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14750份的水,进行水煮2小时,然后用300目筛网过滤,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第二次水煮:另取200份车前草、100份栀子、100份地黄和75份黄芩加入另一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加入11800份的水,进行水煮1.5小时,然后用300目筛网过滤,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然后合并两次上清液,待用;

将第三步中的合并后的上清液浓缩至密度1.32-1.36,100℃测,加入第一步中制得的蒲公英汁继续浓缩,边浓缩边搅拌,除去泡沫杂质,武火至沸腾后10分钟,变为文火煎熬,至冒泡停止加热,加入适量炼好的蜂蜜,搅拌均匀,晾膏至60℃,收膏;

膏装入60℃夹层水浴容器中进行分装,按用量装瓶或装袋。

四、买回来的茶叶还能加工吗怎么加工

1、如果买回来的茶叶是散茶,是还能加工的,但是只能加工生茶。加工方法为:第一对散茶进行分拣,挑出一芽两叶以上的料,和分拣剩下的料分开存放,然后用蒸汽将一芽两叶的料蒸软,用石磨加工成茶饼。

2、剩下的料可以用模具做成茶砖,只是茶砖制作起来比茶饼麻烦,最后还要加一道烤的工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