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喝茶有哪些常识的一些知识点,和喝茶的技巧与知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品茶的15个基本知识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茶汤滋味很淡薄,喝茶已经喝到水的甘甜味而非茶本身的甘甜,叫做水味。基本上水味出现在喝茶最后的阶段是正常的。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涌出。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一种赞扬方式。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茶叶加工中产生的烟熏气味。并非指不好的气味,判断好坏由茶而异。大部分情况下茶不应该有烟熏味。少部分如武夷正山小种,湖南沩山毛尖等特殊品种在加工中会有烟熏的工艺,形成相应的品质。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七方面,多用来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品质。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负面性特征,其是能影响品茗情境的。多在品普洱茶时使用
二、茶道有什么讲究
1、谈到茶道。这两年过度复制的美化太多,探究历史的原创太少。这里截取一些早年经历,简单还原一段茶道回归的发掘过程:
2、中国茶道的历史,由来已久。但20世纪中叶起,单纯把茶作为解渴工具,一直延续了整整大半个世纪。客观的说,当时茶道完全处于一种贫瘠的停滞状态。
3、这一段历史时期,关于茶的片段记忆,往往是儿时家有访客,长辈从大茶缸随便抓茶,还是悄悄吩咐从小茶罐里取茶的待客尊卑。
4、大多数8090后对茶的日常点滴印象,更多来自于胡同口老人的竹椅和茶壶,或者出租车司机灌满了老草青茶叶的雀巢咖啡改装玻璃大茶缸。
5、这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象,一直持续到八九十年代港式粤菜风靡,广东早午饮茶的菊普、寿梅、大茶壶习惯,伴随着生猛海鲜敲开了全国各地的寻常百姓生活。
6、进入21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需求,身边一些茶文化协会同仁和有心人士,才慢慢开始系统挖掘中国茶道的历史。在整理中我们发现,中国茶道的历史博大精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光按人群,可分为中国四大茶道,即:宫廷茶道、仕族茶道、僧侣茶道和市俗茶道。
7、近年来在茶坛流行的,往往是唐宋两代盛行后东渡扶桑和高丽所演变的僧侣茶道。这一发现的产生,最早来自于八十年代第一批留学日本茶友带回的信息:他们欣喜的发现,在当时日本各地不少寺院中,还保留有唐代日本遣唐使,和当年鉴真大师带去保留完整的中国唐宋茶道衣钵。
8、这几年,随着国力的强盛,更多人走出国门。同样也从日本、韩国等地带回了比如抹茶、插花、铁瓶等茶道技艺和美学,也延续了中国唐宋代茶道盛行以来,僧侣茶道大有照搬回归的趋势。
9、回归茶道,我们更多的希望创新与发现。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同样经历了历史上的千锤百炼。
10、早年的研究学者们以敬畏文化的心态,从近代沿革的断层历史痕迹中挖掘和编纂,坦诚还原茶道原貌,目的也是为了不偏居一隅,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11、茶道者,道以术显,术以道存。形而下者为术,形而上者为道。过度简单的一味照搬和包装其一,所有的道都沦为了术。
12、古人云: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术到极致,几近乎道。前人留下的财富,只是汲取营养的精神。专注生活与创作艺术,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成大道。
三、茶文化基本知识有哪些
1、很多想要学习茶道的人,对基础知识还不太了解,就为大家说说茶道入门基础知识。
2、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3、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4、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5、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6、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四、喝茶泡茶有哪些礼仪
1、一般来说,倒茶时不要倒得太满是不礼貌的。因为茶又热又满,茶杯会很烫,很容易烫伤客人的手,给客人带来不便。通常,当你看着你的长辈在家泡茶时,你会倒七分钟的茶给你的客人。这不会灼伤客人。
2、当你给客人倒茶时,你应该先给长辈倒茶,然后给小辈斟茶,平辈。倒茶的顺序应该是尊老爱幼。然后对客人说“请喝茶”。我们也要注意品茶的年资,先给长辈,再给小辈,平辈。如果你有客人,你应该先注意客人,先给客人上茶,然后给你的家人上茶。
3、泡茶时,第一次沏的茶是用来洗茶叶的,茶叶必须倒掉,不能喝。因为茶叶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很多手,它们害怕被弄脏,所以在饮用前必须清洗一次。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第一次泡茶的时候,我们会把它倒掉,第一杯沏好的茶就会被倒掉给客人。让客人喝第一次沏的茶是不礼貌的,这意味着欺负客人。
4、当一位新客人在喝茶的时候来了,主人应该立即把茶壶里的茶倒掉,换上一个新的,以示对新客人的欢迎,否则他将被视为“忽视客人”。此外,更换茶叶后,必须倒出第一杯茶,冲泡第二杯茶,然后倒茶给新客人喝。
5、客人接受主人的茶,也要讲究礼仪。如果主人是小辈,就给长者倒茶。老人接过茶后,用食指在桌子上弹了两下表示感谢。如果主人是老人或平辈,把它送给平辈或小辈斟茶,平辈或小辈应该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上轻弹两下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6、在待客过程中,主人也要注意给客人续茶。当客人的茶杯空了,记得在客人的茶杯里续茶。如果客人茶杯里的茶很久没喝了,就会变凉。也把冷茶倒在客人的茶杯里,换上热茶。给客人续茶时,我发现客人的杯子里有茶渣,所以我应该再给顾客洗一次杯子,换上热茶。
7、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一般,人们说喝茶还指喝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香醉人:揭秘喝茶为何能让人陶醉
2025-07-30 02:55:33春茶与夏茶有哪些主要特点-春茶、夏茶、秋茶品质特征及鉴别方法解读
2025-07-29 00:40:30广东名茶_广东茶种类有哪些品种
2025-07-06 01:28:59品鉴铁观音:掌握技巧,尽享茶香之美
2025-06-29 00:41:29不同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025-06-12 06: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