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它没有繁复的仪式,没有宗教的色彩,只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必需品。无论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还是明代的茶疏,都只是对茶的一种通论。品茗的环境和时机也颇具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这些无不体现出饮茶的高雅情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
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饮酒后,酒中的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的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
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
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
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解热镇痛药
茶叶中的咖啡碱在小剂量下可兴奋大脑皮质,大剂量则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迷走中枢。茶叶的咖啡碱含量一般为2%~4%,1杯浓茶中大约含有100毫克的咖啡碱,故用热茶送服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乙氨基酚(扑热息痛)及贝诺酯等,可增强此类药物的解热镇痛效果。但安乃近及含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解热镇痛药,如氨非咖片(PPC)、散痛片、去痛片、使痛宁等,它们可与茶中的多酚类发生沉淀反应而影响疗效,故应避免用茶水送服。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泡出美味绿茶的四大秘诀
2025-06-15 02:21:45喝茶必看「铁观音的产地和品质特征详解」
2025-05-08 17:04:13什么茶可以减肥消脂-喝茶可以减肥吗喝绿茶
2025-04-29 13:40:50绿茶挑选的艺术与科学:四大关键原则解析
2025-07-05 03:27:16喝茶影响身体健康吗「阻止你喝茶的身体状况有哪些」
2025-06-28 01: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