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冲的茶山游学途中,我与几位茶友邂逅了一家茶店,正逢干渴难耐,便步入店内小憩,啜饮了一杯茶。店主热情推荐一款声称“陈化年份超过20年,陈香纯正持久”的老生茶。干茶饼的霉味扑鼻而来,让我初步判断此茶已发霉变质。品饮时,茶汤在口腔中流转,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作用下,我迅速将茶汤吐出。其他茶友也觉得味道不对,未多饮用。其中一位年轻的朋友更是出现了恶心、反胃、呕吐等症状,午餐都无胃口。
或许,店主本人并未意识到手中的老生茶已发霉,亦或是他专业知识不足,将霉味误认为是陈香味。此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辨别茶汤味道的过程中,茶友们会不自觉地运用“眼耳口鼻身(皮肤)”五种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特别是嗅觉和味觉,它们是人体与茶汤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其中嗅觉的地位尤为突出。
茶艺师在冲泡茶叶时,会首先引导品茶者运用嗅觉去感受茶汤的香气。鼻子,作为人体的嗅觉器官,拥有108个嗅细胞,分布在鼻腔上端的嗅裂。当芳香物质被吸入时,嗅细胞会伸出伪足,放大信号,通过筛骨小孔将信号送入大脑与神经细胞连接,形成嗅觉。鼻子也是所有感觉器官中最容易被麻醉的器官,而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空气中很容易消失,因此嗅香气时,要保持周围环境无杂味、无异味。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理解了为什么茶艺师会要求茶友们“不要抽烟,不要吃重口味食品”。操作时,应先将体内的空气吐净,慢慢吸入,3~5秒为宜。长时间深嗅会使嗅觉麻木,无法准确分辨香气的纯异、高低、浓淡。
此次茶山游学经历,让我对茶汤的品鉴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品饮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茶汤的口感,更要注重嗅觉的体验。茶汤香气和茶汤味道是密不可分的,而嗅觉和味觉的结合,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茶的美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安吉茶山:绿茶典范与神山传说
2025-08-21 01:13:37品鉴铁观音:掌握技巧,尽享茶香之美
2025-06-29 00:41:29狮峰龙井:绿茶中的瑰宝,品味与文化的交融
2025-08-27 00:56:50探寻茶文化中的摆件艺术,茶席上的摆件无可替代的美好
2025-07-12 01:04:41茶香岁月:与茶友相聚,品味生活中的宁静与温暖
2025-07-07 0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