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宋代茶汤的做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点茶七汤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宋代茶汤的做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宋代点茶是什么味道
1、点茶用水以“活”为上。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现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经过点茶的茶汤,味道是乳香。
2、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方式,也是宋代发达的茶文化集大成的体现。
二、薄薄酒,胜茶汤的出处
"薄薄酒,胜茶汤"出自宋代赵明叔的《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淡薄的酒比茶水更令人陶醉。同时,它也传达了赵明叔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即满足于现状,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此外,他还进一步表达了"丑丑妇,胜空房"的观念,意味着丑陋的妻子也胜过空旷的房子,反映出他的生活情趣和独特见解。
三、宋代的点茶有哪些步骤
1、总体可以分为八个:碎茶、碾茶、羅茶、茶末置盒、撮末于盏、点茶(煮汤入茶)、搅拌茶末、置茶托。
2、碎茶:从茶培笼里取出茶饼,再用茶槌捣成小块。
3、碾茶:将小茶块置于茶磨中,再将茶碾成粉末
4、羅茶:将茶末再过一遍筛,保证均匀并祛除杂质
5、茶末置盒:将筛好的茶末倒入茶盒中
6、点茶:点茶的程序虽然只有注水和搅拌茶末两个动作,但宋徽宗却将其细致地归结成了“七汤点茶”。
7、搅拌茶末: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汤出现稳定而持久的泡沫。
8、在“七汤”之前先要“调膏”,“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即根据茶量注入适量的开水,将茶膏调得像融胶那样,有一定的浓度和黏度。
9、七汤点茶:第一次注水要环绕茶盏壁,不让水浸入茶膏。先搅动茶膏,渐渐增加点击和拂弄,手轻而茶筅用力,手指和手腕一起环绕回旋,茶汤上下透彻,表面就如同点点星辰和皎皎明月,生出明亮鲜明的沫饽。
10、第二到六次注水,动作看起来颇为相似,实则全然不同,每一次的注入点、注水量和击拂转动的力道都各有讲究。
11、第七次注水,重点看茶汤的轻清重浊和汤花的稀稠疏密,适可而止。
12、乳雾汹涌,溢盏而,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均其轻清浮合者饮之。
13、置茶托:汤花呈现出美丽颜色之后,将茶盏置于漆器或同材质茶托之上
14、至此,一套完整的“点茶”就算结束了,宋人雅致,点茶也被认为是当时的日常四大雅事之一。
四、知否中的茶是怎么泡的
1、剧中泡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讲究点茶,剧中明兰三姐妹跟随孔嬷嬷学习,其中一项就是学习如何点茶,使用一个类似毛刷的工具先在碗中充分搅拌,再注入热水。
2、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3、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大宋宫词里喝茶为什么要搅拌
1、喝茶需要搅拌因为古代中国喝茶时通常是用干茶,其茶水较浓,有时会出现茶水上面茶呈现不同的深浅色,并不会均匀,把茶搅拌一下就可以均匀了
2、此外,茶做得过浓,有时会奇味,搅拌之后可以将味道均匀的分布在每一小口之中
3、在现代,喝茶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些茶的热度更高,可以很好地将茶叶上的油脂溶解出来,如果搅拌过度,会影响口感,那就不用搅拌了
六、宋朝文人饮茶方式为
1、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2、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七、宋代点茶用凉水吗
1、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即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2、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水初沸时,如砌虫声卿卿万蝉鸣;忽有千车稛载而至,则是二沸;听得松风并涧水,即为三沸,此时,便应及时提起汤瓶,将开水注入已放有茶粉的茶盏中,随即用茶筅击打茶汤,直至水与茶充分交融,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为止。罗大经还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宜老,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
好了,关于宋代茶汤的做法和点茶七汤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水温对茶汤品质的说法,从茶汤中辨别茶叶的品质和精神
2025-05-02 20:59:47西湖龙井泡茶秘诀:泡出清香四溢的美味茶汤
2025-04-22 13:06:33茶汤冷后混饮:揭秘其多重健康益处
2025-04-29 20:55:00绿茶黄汤与绿汤解析:茶汤颜色的奥秘与品鉴
2025-04-12 12:38:52铁观音茶汤品鉴: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甘悠长
2025-04-12 13:05:47